中华饮食文化粤菜名馔(四)!
太爷鸡
“太爷鸡”是一道驰名粤港的名菜,又名“茶香鸡”,色泽枣红,光滑油润,皮香肉嫩,茗味芬芳,吃后口有余甘,令人回味。
“太爷鸡”由周桂生创制。周桂生系江苏人,清末曾任广东新会县知县。1911年,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,也结束了他的官吏生涯,他举家迁到广州百灵路定居,后因生活困迫便在街边设档,专营熟肉制品。周桂山酷爱吃鸡,在江苏和广东为官时就尝遍了两地美食,是典型的“老饕”。当时广州的鸡馔不多,大多数以白切鸡为主,但是能与“四大菜系”同名的江苏菜的鸡馔制作方法相对来说就丰富得多,不足之处是欠缺优质的鸡种。
周桂山用广东的名鸡种配合江苏的烹调方法,兼取江苏的熏法和广东的卤法之长,制成了既有江苏特色又有广东风味的鸡菜,鸡则选用未下过蛋的“鸡项”,于是一种鸡身枣红光润透亮、熏而不焦、皮爽肉香、香入骨髓、嚼之生津的鸡馔诞生了,当时称他为广东意鸡。
后来人们知道创制这道菜的原是一位县太爷,因而称之为“太爷鸡”,并响遍羊城。此品出名后,附近的六国饭店以重金为酬,买得其制售权。从此“太爷鸡”便转为六国饭店所有。以后六国饭店倒闭,制此品的厨师受聘于大三元酒家,于是“太爷鸡”乃成为大三元酒家的招牌名菜,并在岭南地区广泛流传,甚至香港、澳门地区的菜馆和食肆都纷纷仿效经营太爷鸡。
潮汕牛肉丸
潮汕牛肉丸来源于客家菜。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,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走街串巷叫卖。尤其晚上,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,常有穿梭小舟,船头挂着一盏小灯,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,专卖牛肉丸汤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,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。
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,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,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、牛筋丸两种,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,口感嫩滑;牛筋丸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了一些嫩筋,吃起来就有点嚼头。改革开放以来,牛肉丸成为潮汕特色美食美名远扬,其中尤以用料上等、口味正宗的垄美斋牛肉丸著称。
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做料,去筋后切成块,放在大砧板上,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(重量3公斤左右),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捶成肉酱,加入少量雪粉、精盐、上等鱼露和味精,继续再捶15分钟,随后用大钵盛装,加入方鱼末、白肉粒和味精,拌匀,用手使劲搅,至肉浆黏手不掉下为止,然后用手抓肉浆,握紧拳挤成丸,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,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,捞起牛肉丸。
据说,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。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,或许能作此表演,自从出现打丸机后,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。
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汕头人希望尝到那种“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”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日益强烈,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“江湖。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(煮时水不能太沸,否则牛肉丸不爽滑),加入适量味精、芝麻油、胡椒粉和芹菜粒,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。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,不过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。牛肉丸还可烤着吃,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,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开吃。
东江盐焗鸡
东江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,也称客家盐焗鸡、客家咸鸡。主料是项鸡,主要烹饪工艺是盐焗。这道菜制法独特,味道鲜美。皮爽肉滑骨香味浓。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。
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,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,这种鸡肉鲜香可口,别有风味。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,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,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,现焗现食。因此菜始于东江一带,故称这种鸡为东江盐焗鸡。
盐焗鸡是中国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调技艺,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。在南迁过程中,客家人搬迁到一个地方,经常受异族侵扰,难以安居,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。在居住过程中,每家每户均饲养家禽、家畜。在迁徙过程中,活禽不便携带,便将其宰杀,放盐包中,以便贮存、携带。到搬迁地后,这些贮存、携带的食物可以缓解原料的匮乏,又可滋补身体。
盐焗鸡就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,并闻名于世的菜肴。起初,客家人将宰杀洗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、封存,要食用时,直接蒸熟即可,即现在的“客家咸鸡”。
上一篇:新婚回门,妻子花光份子钱买32条中华送礼,丈夫
下一篇:没有了